中新网南昌12月5日电 题:“老阿姨”龚全珍之女忆父母:艰苦朴素 乐于助人
“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们,把对我们的爱藏在心里面,把大爱献给了困难学生和民众。”回忆起父母的往事情怀,“农民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满脸动容。
今年12月5日,是第三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龚全珍式”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发布会,身穿粉色马甲、斜披红色绶带、一头短发的甘公荣在会上分享了其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
12月5日,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龚全珍式”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发布会,“农民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在会上分享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杨晨仪 摄
甘祖昌是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身体原因,甘祖昌三次向组织递交辞职回乡务农的报告。他也成了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
1957年,甘祖昌带着全家回到故乡莲花县,解甲归田的将军成了一名农民,满腔热情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并奉献一生。妻子龚全珍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老阿姨”,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爸爸带领乡亲们开荒改造冬水田,清早去劳动,晚上才回来。”小时候的甘公荣觉得“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
扎根乡村的甘祖昌,对家里非常节约,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我们从新疆回来5年没有做过新衣服,别人家小孩过年有新衣服穿,但我们没有。爸爸规定我们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了,弟弟妹妹再接着穿,实在穿不了就留着做布鞋和袜底。”甘公荣娓娓道来。
其实,甘祖昌一家并不缺钱。1957年,甘祖昌每个月到手工资有330多元,妻子龚全珍的工资也有89.5元。按当时农村生活标准,一家本应过得很好。
“家里主要开支有两项:一是爸爸的医药费,他不愿意增加国家的负担,自己掏钱看病;二是每天给爸爸买2毛钱的豆腐当菜吃。”甘公荣眼圈泛红地说,爸爸出过车祸,脸部全都摔破了,嘴巴是三块缝起来的,不能吃硬食物。
甘祖昌和龚全珍将工资节省下来,支援家乡建设,修水库、修桥、修路、建电站、买拖拉机……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回乡29年间,甘祖昌参与建起了3座水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
对于妈妈,甘公荣曾有过不理解,甚至“抱怨”。“妈妈心里似乎只有学生,我们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她说,爸爸1986年逝世后,妈妈大部分时间与其一起生活,“妈妈的外地或本地学生经常来看望,会跟我讲妈妈当年是怎么帮助他们的,我也一点一点理解了妈妈。”
甘公荣还记得,2013年整理妈妈的日记时,看到日记里有段内容关于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大姐:“平荣今天起得早,吃了早饭就上班,没有发病,我提心吊胆的心放下来了,我情愿少活10年,换取她一天一天健康。”说到动情处,甘公荣几度哽咽。
因病医治无效,龚全珍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享年100岁。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正如这首取材于龚全珍先进事迹的歌曲《老阿姨》所唱道:“你的皱纹已和山川连在一起,本色成为你感动中国的传奇。”
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甘公荣一直热心公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2019年我成立了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我们用大手拉小手帮助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完)
中新社海口12月5日电 题: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碑见证海上丝路繁盛
——专访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宾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海南省博物馆两方唐伊斯兰教徒珊瑚石墓碑今年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这两方珊瑚石墓碑来自海南陵水、三亚沿海一带的伊斯兰古墓葬群。海南岛为何会出现伊斯兰古墓葬群?背后蕴含了什么中外文明交流往事?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宾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视频:【东西问·镇馆之宝】贾宾: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碑见证海上丝路繁盛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两方唐伊斯兰教徒珊瑚石墓碑有何特点?
贾宾:2023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海南省博物馆精选的两方唐伊斯兰教徒珊瑚石墓碑入选。这些珊瑚石墓碑最突出的特点是由珊瑚石制成,上面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图案,系当时阿拉伯商人来华贸易经商,长眠于海南而留下。从发现的数量之多,可见当年在海南留居的阿拉伯商人不少,由此可以推断当年海上贸易的繁盛。
图为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伊斯兰教徒珊瑚石墓碑(右一至右三)。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中新社记者:海南陵水、三亚沿海一带的伊斯兰古墓葬群是何时发现的?目前取得哪些考古成果?
贾宾:1983年12月,广东省政协和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组成联合调查组,首先揭开海南岛三亚市和陵水县沿海沙滩上伊斯兰古墓群的秘密,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此后,海南当地各级文博单位对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的古墓群(点)进行认真勘察和清理,共确认有6处古墓葬群分布在陵水、三亚两地的海边沙滩,即羊栏古墓群、土福湾古墓群、大蛋港古墓群、藤桥古墓群、梅山古墓葬、番人岭古墓群。目前保存最好的是三亚的藤桥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可见的墓碑有27方。
学术界现已基本研究清楚海南伊斯兰古墓葬群的特点及其来历。通过考古发掘和对比研究发现:海南尚存的伊斯兰古墓葬分布较为集中,一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墓向为东西向,且墓群集中在沿海较为平缓的沙滩上。海南所有的伊斯兰古墓葬全部位于海南岛的南部或者东南部,中部和北部见不到;在发掘过的墓葬里,其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墓穴四壁无壁板,上方也无盖板,无葬具和随葬品。死者侧身屈肢,头在西北,面朝西,反映了伊斯兰教徒在埋葬死者时的一种理念或某种寄托,即朝圣,面向圣城所在的方向。基本上每座墓前、后都竖立一块珊瑚石墓碑,墓碑用当地珊瑚石制成,单面雕刻,雕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内容多为死者姓名、死亡日期或《古兰经》经文。墓碑上的装饰图案有星状、植物、月亮、神鸟等。碑首呈圭形、双峰形、山字形等。
贾宾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亚藤桥墓群。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中新社记者:伊斯兰墓葬为何出现在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地区?它们与中国东南沿海其他地区发现的伊斯兰墓葬有何不同?
贾宾:自唐朝以来,大批阿拉伯商人来到遥远的东方,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伊斯兰教徒先后落籍海南岛。这跟唐宋时期,中国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开发和海上贸易的繁盛分不开。据史料记载,唐代波斯和阿拉伯的商船频繁往来于广州、泉州、扬州港口,进行原始的海外贸易。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天气(如躲避台风)、海盗劫掠等原因,阿拉伯商人开始了海南岛的居住史。
海南伊斯兰墓葬形制较为独特,与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发现的伊斯兰墓葬形制不同。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的伊斯兰墓葬墓穴四壁砌筑壁板,上罩盖板,盖板上放置多层塔式石墓盖,有的在一端竖立一方墓碑,没有双墓碑。在制作墓碑的材料上也各有区别:广州墓碑用花岗岩和油页岩,泉州墓碑多用辉绿岩和花岗岩,扬州墓碑多用油页岩,只有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碑用珊瑚石,且是双墓碑。
在位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南部海岸佐法尔古城遗址,发现过类似海南伊斯兰教徒形制的墓葬,东非一带的沿海港口遗址、马尔代夫也发现用珊瑚石作为墓碑的习俗。从地理位置上看,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是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中间地段。从阿拉伯半岛出发,海南岛基本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末段,从墓碑标志的形似,隐约地勾勒出一条由阿拉伯半岛出发的通航、通商轨迹和人群足迹。由此我们认为,这种双墓碑的墓葬形制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关联关系。综合各种证据,以上我们提到的海南发现的六处伊斯兰古墓葬群的时间年限为唐代至宋代。通过分析这些墓碑上的文饰和图案,与中国内地的伊斯兰教流传地区的墓葬相比,海南伊斯兰墓葬带有明显的早期性。
图为三亚藤桥墓群的珊瑚石墓碑。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海南的伊斯兰教徒墓碑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永久标志?
贾宾:海南岛北倚大陆,南向南海,旁邻南洋岛屿诸国,是中国重要的海岛地域,在汉朝至明朝横跨亚欧非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特别是在唐朝至明朝这段时间,海南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民族大学王恒杰教授(着白色上衣俯身摸石碑)率队到海南陵水开展伊斯兰古墓葬群调查。王静 供图
伊斯兰教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随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以及四大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王朝时期的扩张,伊斯兰教传入了亚非的许多地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有两条线路:一条是陆路,从阿拉伯半岛出发,经波斯、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即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海路,从波斯湾出发,经印度洋,到达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扬州和海南岛等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泉州、广州、扬州、杭州、海南岛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伊斯兰碑刻,其中包括一些伊斯兰教徒的墓葬石刻,它们的出土说明了唐、宋、元时期外国伊斯兰教徒留居中国的事实。当时中国海外贸易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包括阿拉伯商人,他们是联系当时东西方贸易的纽带和桥梁。
海南伊斯兰古墓群的发现,表明了海南岛已是当时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寄泊、定居及活动场所。它为研究中外经贸活动、文化交流以及海南伊斯兰教的传播、海南南方沿海地区回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伊斯兰古墓葬群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佐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一千多年来,这些散落在海南岛的伊斯兰教徒墓碑历经了海上贸易的繁盛,见证了中外交流的盛况,成为海南在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永久标志。(完)
贾宾,现任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南海水下考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海南陆地考古、海南历史文化、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南海钩沉--南海水下考古发现与研究》等,发表各类论著三十余篇,主要包括西沙水下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西沙出水铜钱研究、西沙岛礁考古调查、海南伊斯兰墓葬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